桂林旅游(一)
2011-12-5 9:48:44
访问量:3039834
小的时候,没有多少知识,信息不发达,知道祖国美丽山水的地方不多,只记得有“桂林山水佳天下”、“上有天堂,下有苏杭”,由此可见桂林山水的名气早已名扬天下了。此次去桂林,也是冲着她的名气去的,因为现在好山好水的地方多了,现在再说她佳天下就未必了。在桂林三天,山水的精华部分都看了看,总的印象有点失望,与想像中的无与伦比的桂林山水差距不小。桂林山水的卖点大多是相似,如象鼻上、老人山、月亮山、老鹰山等等,三分相似七分想象,越看越象。还有就是电影《刘三姐》拍摄地,二十元人民币背面上的山水图。没有人文的山水是没有底蕴的,没有民俗的风景是乏味的。现在这个时候,桂林是旅游的淡季,但仍然游客涌动,尤以北方的游客为多。在交谈中,得知大部分人是受到“桂林山水佳天下”的影响而来的。在这里,不想说桂林的山水,只想说桂林旅游之乱象给游客带来的不快,从事旅游业的导游和相关的人员,注重服务不够,只知道挖空心思掏游客的钱,稍不随他们的意,立马就会招来报复,游客在他们面前,是弱势群体,心情和情绪大受影响。
我是在永州报的团,永州的导游把我们拉到桂林,转给桂林的地接,几分钟后又转给了一个女导游。此时已到中午,导游说等等别的游客一起吃饭。等啊等,一直等到快2点,才开始进餐,合同上说的是十人一桌,结果坐了十二人,汤也不热,饭也不热,菜更是没滋没味,难以下咽。好在我对食物不怎么挑剔,将就着吃了一点。下午去游漓江,看十大名山。上车时,导游说,你们都是临时组的团,没有个统一称呼,为了方便,我就叫你们XXXXX吧,这是我们的车号,大家记牢了。以后的几天,我算一下,我总共跟了八个导游,换了六次称呼。跟认识的游客是合了分,分了合,你说乱不乱?桂林的景点多,线路长,每个导游负责某几个点或某一段路,根据游客的游览景点和旅行路线的不同,分别有不同的导游负责。每个景点游览完毕,必去指定的商店,不论你是否愿意,你可以不买,但不能不进去,因为游客进去了,司机和导游的人头费就挣到手了。要是你进去后购买了东西,导游还会有提成。我在桂林就被领进了五个商店,耽搁时间有四个小时。听商店人说,导游每领进来一个人,商店得给导游三十元人头费,司机每在商店停车一个小时,得给司机二百元。如果游客消费了,导游还有百分之三十的回扣。在一家珠宝店,经过导购员的忽悠,把标价三千八是红宝石项链、把标价五千多的玉镯都按一百元的价格卖给游客。有了极具煽动性的铺垫,几位岁数大的女士蜂拥而上,争抢起来,她们旁边的丈夫想阻拦也不行。导购员大声说,每人只限一条,看大家争的利害,又说,我们今天有缘分,就每人两件吧。估计卖出有七、八件商品,大家可以算一下,我们进去有十余人,商店得给导游三百多元,司机二百元,加上导游的回扣,再加上商店的利润,每件商品的成本价值几何?等出了商店,经人说道后,买到的人似乎后悔了,但为了不失面子,有的躲避了,有的说:就一百元,全当玩了。我在此提醒大家,导游带着进的商店,可以去,但不能买,坚决不能买!
在桂林,旅游商店的名字大都起的很有水平,比如地质博物馆,进去以后先给你讲一些地质常识,然后讲如何鉴定中国玉、缅甸玉,什么特征的猫眼是真的,大家走着听着,不知不觉进入了买玉石的大厅。老师已传授鉴别珠宝的知识,你就去大显身手吧。还有一家店叫奇石馆,走进一看,各种形状,各种颜色的奇石琳琅满目,美不胜收。挨着一个展柜一个展柜地欣赏,不知不觉间,又进入了购物商店。商店的货柜设置匠心独运,象迷宫一样,你要走出商店,少看一个货柜也不行。还有叫茶吧的,其实质就是卖茶叶的,有叫自然博物馆的,实则是卖竹纤维制品的。总之,虽然是购物店,店名却极力与购物拉开距离,叫游客防不胜防啊。旅游购物,本来是你情我愿的事,每到一地,带上几件当地的特色物件回去,或送亲友,或自己把玩,都是一件有意思的事。但现在这种诱购、骗购、强迫购,大倒游客的胃口,人们的逆反心里非常严重,可以这样说,旅游购物,已成了旅游业的一大公害,既害游客、又害旅行社,还对旅行地产生消极影响,非常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。